特殊资产研究院
专注于特殊资产的研究,并提供法律尽调、重组重整及资产处置等综合服务。
从身价315亿到负债超700亿,短短8年时间,雨润集团便跌落神坛。令人无比唏嘘的不仅是千亿帝国的崩塌,还有对创始人祝义财的感叹。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场惊天败局?
出身草莽,第一桶金赚了480万
作为国内最大肉制品加工企业,雨润集团的成长充满着传奇色彩。创始人祝义财生于1964年,出身贫寒的他,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。1988年,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后,祝义财被分配到安徽交通厅旗下的海运公司工作。
然而,干了不到一年时间,祝义财便决定辞职创业。祝义财脑子灵光,听说水产贸易赚钱,便和水产市场的小老板闲聊瞎逛,逐渐摸清了行业赚钱的路数。怀揣着200块钱,祝义财蹬着小三轮干起了水产。
第一笔生意,祝义财就赚了10万。短短一年时间,交易额超9000万。人生第一桶金,祝义财赚了480万。可能是自小的贫穷,让祝义财对金钱充斥着强烈的欲望,风生水起的水产生意并不能满足他的渴望。
1991年,祝义财决定进军低温肉制品加工行业,雨润肉食品厂成立。5年后,雨润经销商超1000家,产值过亿,和原本靠政府介绍贷款时的情景天差地别。2001年,雨润甚至打进了双汇的大本营——郑州。
彼时,雨润市场占有率超30%。而这一切都源于雨润“蛇吞象”的收购行为,先后兼并濒临破产的国企多达50多家。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彼时500万的雨润收购了价值7000万的国企南京罐头厂,祝义财也成为全国首个收购国企的民营企业家。
用11年跻身江苏首富
2001年,雨润销售额超34亿。其实,早在两年前,雨润便已经是行业第一。
随着雨润越做越大,祝义财的胃口也越来越大,单一的肉制品业务已经无法填满他欲望的沟壑。2002年,雨润进军房地产行业。曾经说的“3年不回本的项目坚决不碰。专业做食品,房地不熟,我们不碰”,仿佛就是个笑话。
凭借着雨润集团,2003年、2004年,祝义财蝉联江苏首富之位。2005年,雨润食品登陆港股,祝义财身价暴涨30亿。2012年,雨润集团营收达1061亿,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亿帝国。
2014年,雨润集团位列中国民企500强第五位,实现1500亿元营收,业务覆盖食品、地产、金融、建设、旅游、商业和物流七大产业。
失联1400天,雨润至暗时刻到来
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是庞大的资金黑洞,雨润早已成为野蛮扩张的提款机。雨润食品赚的钱都用来反哺一众投资项目。都知道房地产所需资金庞大,祝义财只想着怎么扩张,套现,雨润的食品质量、生产经营早已抛之脑后。
随着雨润质量问题爆发,祝义财不想着解决问题,反而辞去雨润董事会主席等一干职务,投身房地产,一去不返。这个操作也是绝了。2014年,祝义财被限制出境。2015年,又遭监视居住,并消失在公众视野。
于此同时,雨润陷入多事之秋。股权遭到冻结、资金链断裂,房地产工程烂尾、高管被抓……为了自救,雨润将一家子公司贱卖以求喘息。然而祸不单行,雨润出现大额债务违约。2017年,雨润营收仅为双汇的五分之一,甚至都比不上后来居上的金锣。
2018年,雨润身陷200多起诉讼纠纷,且多次被列为失信执行人。直到2019年,消失1400天的祝义财回归,可此时的雨润集团早已锈迹斑斑,只剩一息苟延残喘。祝义财重新出山也挽救不了负债超700亿的雨润。
最终,这个民企500强还是走上了破产重组的道路。雨润成也祝义财,败也祝义财。
免责声明: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,除署名外,均来源于互联网等公开渠道,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或机构所有。我们尊重版权保护,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,谢谢!
